close

 

 

 

在彰化縣花壇鄉這裡,有一間很不一樣的土地公廟;

在「文德宮」裡,有一位很特別的土地公主神,

頭戴烏紗帽,於清道光年間,由皇帝敕封為「翰林官神」;

這是和一般的土地公神格,比較不一樣的地方.

 

 

文德宮為本省少見大規模的土地公廟之一。

創建於乾隆年間,由當時新任彰化知縣招摹人才拓荒,

福建邯江境民李朝魁,攜神像同舟而渡,

船至台灣海峽時,風浪大作,忽見白髮老翁護帆,

舟楫轉危為安,胡知縣乃倡議建廟奉祀,名為「保安宮」。

清道光年間,由本境出任之曾翰林,

改贈謂「文德宮」,寓意「保境安民,並發揚文風德教」。

 

 

文德宮廟址原在現今廟側白沙坑溪畔,

昔日每遇山洪就溢流泛濫,因此二度遷徙,

於民國五十八年遷至現址。

廟貌歷經四次改築,廟宇越擴越大,香火亦益久益盛。

現貌為民國五十八年遷移重建,歷時年餘所完成,

並於民國七十三年加蓋五營樓,近年更增設圖書館一座,

提供附近居民進修的好場所。

 

 

文德宮最大特色在於正殿供奉開基福德正神神像,

頭戴烏紗帽為全省僅見;

左護室還供奉著福德正神出巡繞境時的開道牌,

除了一般常見的「迴避」「肅靜」外,

還有「欽點翰林院」「賜進士出身」等,

和一般的土地公神格不同,為聖上敕封翰林官神。

此乃因傳說當年曾維楨赴京城參加會試,

榮獲雁塔題名,又在殿試時成績優異,

名列翰林高冊,並蒙皇帝召見,

皇上在接見新科翰林時,見其後有一白髮蒼顏的老翁,

但忽而不見,便詢問:「曾卿後面所立老翁何人」,

曾翰林奏曰:「臣並無帶人上殿,

只有結帶轄境之福德正神香火,藉護考途平安」,

皇上稱其靈驗,故敕封與翰林同格,

並頒給御製烏紗帽乙頂,由翰林代領。

 

 

文德宮因年代久遠,故留有一些歷史文物,

其中曾翰林的遺物,即有多件:

如嘉慶二十四年(西元一八一九年)「己卯科考試捷報」,

道光六年(西元一八二六年)「丙戍科大會試捷報」,

道光二十五年(西元一八四五年),

曾翰林並留有寶劍、玉印和曾翰林的親筆墨寶。

目前這些歷史文物,有的存放於曾家祖祠內,

有的仍展示於文德宮;

如上圖的曾翰林親筆墨寶,和下圖的「聖旨」;

 

 

相傳曾維楨入翰林院任翰林官,羈留京邸,

鄉思常縈夢寐,某年恰值元宵佳節,

眾官員隨著皇上的鑾駕遍遊大街,

觀賞花燈,非常的高興,

但他卻觸景傷情,不覺涕淚縱橫;

皇上驚訝的問道:「曾卿何故流淚?」,

曾氏曰:

「臣自幼受伯父、伯母養育,而今故鄉養父母年紀老邁,

無福觀賞如此大迎花燈的盛景,實是不孝。

臣乞請辭官還鄉,來奉養養父母之晚年,以盡烏哺之報。」

道光皇帝十分器重曾翰林的才氣,不准辭官,

為嘉慰曾翰林之孝行,敕令曾父為儒林郎,

母為儒人,食祿百石,並執事鑾轎華蓋半套,可以排鑾入城,

又旨賜白沙坑文德宮翰林官神所在(即福德正神)為中心,

每年元宵節14、15、16三天,依照京城之例大迎花燈,

以娛他的父母親,故相沿至今,每逢元宵佳節,

花壇白沙坑文德宮『迎燈排』遶境則以紀念曾翰林的孝道而舉行。

花壇迎燈排已經成為全世界唯一的活動了,

實在值得有關單位好好保存與宣傳.


 

 

花壇白沙坑文德宮~五營塔

 


 

其他配祀神明:釋迦牟尼佛、觀音菩薩、城隍爺、地母娘娘...等

有機會到彰化縣,除了遊覽與美食之外,

記得來花壇鄉看看這位很不一樣的土地公,

看到祂,你會發現這位老爺爺格外的親切與可愛喔!

 

花壇文德宮

位        置:花壇鄉白山村彰員路360號

 

~~~~~~~~~~~~~~~~~~~~~~~~~~~~~~~~~~~~~~

分享一首很好聽的歌曲:Cherish

Cherish the love. Cherish the life,

好好珍惜,身邊所擁有的一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