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68.JPG - 趴趴走日記

 

離開勝安宮,我們轉往慶修院,

慶修院是位在臺灣花蓮縣吉安鄉的寺院古蹟。

原為真言宗吉野布教所,為真言宗高野山金剛峯寺的海外別院。

本尊弘法大師、脇佛不動明王和毘沙門天、

創立者為川端滿二。通稱「吉安慶修院」。

二戰後改為祭祀阿彌陀佛和觀音菩薩。

1997年政府指定為古蹟並收歸國有失去實際宗教功能,現為觀光景點。

境內有四國八十八箇所靈場之石佛。

 

172.JPG - 趴趴走日記

 

慶修院歷史:

一九一七年,川端滿二在吉野移民村募建了這座布教所,

以宗教安定的力量,撫慰移民的思鄉之情…..

吉安舊名Cikasuan(阿美族語,意為:柴薪很多的地方),

漢人譯作「知卡宣」或「七腳川」。

「七腳川事件」(明治四十一年,西元一九O八年)之後,

日本人在這裡開闢移民村,移民大多來自日本四國德島縣吉野川延岸,

於是就把這裡改稱「吉野」。

隨著日人進駐,日本佛教也隨之進入。

大正六年(民國六年,西元一九一七年),

川端滿二在此募建了這座真言宗高野派的「吉野布教所」,

以宗教安定的力量,撫慰移民的思鄉之情。

攅尖式屋定(日語稱之為:「宝形造」)的日式傳統建築,

流露濃厚的江戶風格。寺院內八十八尊石佛依序排列。

據說川端滿二曾遵循真言宗開山祖師-空海大師的遺規,

行遍日本四國島上八十八所寺院,請回八十八尊石佛,

讓信徒能就近參拜,免除了奔波之苦。

臺灣光復後,吉野布教所改名為「慶修院」,

吉野亦於民國三十七年(西元一九四八年)改為「吉安」。

民國八十六年(西元一九九七年)慶修院公告為縣定古蹟。寺院內,

歷經歲月更疊的神龕、不動明王石刻、百度石、石佛等重要文物留存至今,

不但敘說了這一段聚落發展的歷史,也依然聆聽著人們的祈願和祝福。

 


174.JPG - 趴趴走日記

 

記得國小時,有一位老師的家就是類似這種日式建築,

夏天去她家上作文課,下課時幾個學生總喜歡在屋簷下,

坐在地板上讓雙腿懸空盪呀盪的,聽著樹上的蟬叫聲...

那畫面讓我記憶猶深.

 

177.JPG - 趴趴走日記
178.JPG - 趴趴走日記
179.JPG - 趴趴走日記
182.JPG - 趴趴走日記
183.JPG - 趴趴走日記
187.JPG - 趴趴走日記
188.JPG - 趴趴走日記
191.JPG - 趴趴走日記
192.JPG - 趴趴走日記
193.JPG - 趴趴走日記

 

不動明王

「不動明王」亦稱「不動使者」或「不動尊」,

在密宗鎮守東、西、南、北、中五方位之五大明王當中,

為鎮守中央方位的首尊,容顏威猛係大日如來的憤怒身。

不動明王名稱中的「不動」,是指不變的慈悲心,無物可以改變撼動,

「明」則乃智慧的光芒,「王」是對能操控世間萬物、

現象且不會動搖的守護者的尊稱。

不動明王其誓願為「見我身者發菩提心,聞我名者斷惡修善,

聞我法者得大智能,知我心者即身成佛」。

 


195.JPG - 趴趴走日記
197.JPG - 趴趴走日記

 

慶修院門票不貴,還可以抵園區內消費,

我們各自換了飲料,瓏瓏說她想喝這個??

好像是果凍,我沒喝過,看她的表情,應該很好喝.

慶修院網站:http://www.yoshino793.com.tw/index.html

 


197-1.jpg - 趴趴走日記

208.JPG - 趴趴走日記

 

離開慶修院時,已經過了中午用餐時間了,

我們來到吉安鄉的南華大陸麵店用餐,

拿了點餐單點完餐才看到牆壁上還有更多款菜單可以選擇,

不過我們主要是想吃這裏特別的煎麵,

另外點了大滷麵和小菜就已經吃飽了,

改天有機會再來試試別的口味吧!

(不是胃口小,當時天氣轉熱,食量就跟著下降了)

 

207.JPG - 趴趴走日記

198.JPG - 趴趴走日記

200.JPG - 趴趴走日記
202.JPG - 趴趴走日記
204.JPG - 趴趴走日記
206.JPG - 趴趴走日記
210.JPG - 趴趴走日記


吃完中餐,Jacky說想去港天宮走走,

我發現Jacky對港天宮天上聖母有特別親切的感覺.



211.JPG - 趴趴走日記
212.JPG - 趴趴走日記
214.JPG - 趴趴走日記
215.JPG - 趴趴走日記

 

瓏瓏也喜歡港天宮,

不過她比較喜歡正殿前的龍造型走道,

她假裝自己在裡面探險,

生動的表情,演得好像真的一樣,

搞得陪在一旁的我也跟著莫名的緊張了起來.

 


216.JPG - 趴趴走日記

 

離開港天宮,我們轉往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前身是花蓮酒廠,

日據時期的花蓮酒廠是台灣少數生產清酒的地方,

1988年舊廠業務結束遷移至美崙才光榮落幕,

而原本閒置的廠房建築在轉型後,成為藝文、文創商品展售與餐廳空間.

 


223.JPG - 趴趴走日記

 

文創園區佔地3.3公頃,涵蓋26棟老廠房倉庫,

透過文藝活動及商業服務,塑造充滿文創活力與當地生活風格的聚點,

是花蓮旅遊看展的最佳場所

 

224.JPG - 趴趴走日記
225-1.jpg - 趴趴走日記
225-3.jpg - 趴趴走日記
226.JPG - 趴趴走日記


瓏瓏特愛在園區裡面逛逛跑跑,

所以有些展覽...她沒興趣,我只好不看了.

其實來到這裡時也快傍晚了,很多展覽也將休息,

所以,還是外面逛逛就好.

 


227.JPG - 趴趴走日記
229.JPG - 趴趴走日記

 

甘蔗冰,頭一次吃,瓏瓏舔兩口就不要了,

可能她不愛這味道吧!我覺得蠻好吃的.

 

230.JPG - 趴趴走日記
232.JPG - 趴趴走日記
233.JPG - 趴趴走日記
234.JPG - 趴趴走日記


園區另一邊,有很多小攤位,販賣的東西琳瑯滿目,

像一個小市集般,沿路逛完,我們轉往舊鐵道行人徒步區繼續逛.

 


235.JPG - 趴趴走日記
237.JPG - 趴趴走日記


傍晚了,天色漸暗,瓏瓏沿著鐵軌走,

一邊走一邊數著鐵軌中間的枕木,我則走馬看花,

隨意逛著兩邊的商家,好多年沒來這裡逛了,

記得上一次來,是少爺們還在讀書的時候,

經過這些年,這裡愈來愈熱鬧,人潮也愈來愈多了.

 


239.JPG - 趴趴走日記

243.JPG - 趴趴走日記
244.JPG - 趴趴走日記
245.JPG - 趴趴走日記
246.JPG - 趴趴走日記

 

晚餐回飯店吃,海悅幫我們準備的餐點,

足夠讓我們一家三口吃到撐,

熟悉的家常菜味道,就像在家一樣自然,清淡,

日後再來花蓮玩,我想我應該還會再來海悅住,

不僅方便,CP值也夠高.

 


249.JPG - 趴趴走日記
250.JPG - 趴趴走日記
251.JPG - 趴趴走日記
252.JPG - 趴趴走日記
253.JPG - 趴趴走日記

256.JPG - 趴趴走日記

260.JPG - 趴趴走日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ea 的頭像
    sea

    海的家庭記事簿

    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