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一間很特別的媽祖廟~銀樓媽祖,
因為小白的牽緣,讓我們得以拜訪到寶斗銀樓媽,
由篤信媽祖的阿霍一次心神感應由鹿港新祖宮分靈而來。
據稱當年進入分靈神尊房的阿霍第一眼就感覺到這尊媽祖神像的微笑,
經由請示擲筊之後原本欲擇期迎回,媽祖卻一直沒有允杯,
直到詢問當日迎回,立馬獲得應允。
聽ㄚ霍分享當年種種,談吐間詼諧逗趣,仍能從當中感受到他篤信媽祖的執著與熱情,
在迎回神明之後不難想像這樣的靈感經驗帶來多大的手忙腳亂。
「當時也不知道要放哪裡,家人就說不然就放這邊,就把空間清出來,擲杯問。」
爾後,也陸續迎回北港媽祖與奠安宮東螺媽一同奉祀。
從當初的感應而起,到現在已經有了簡單規模,可以想見經營的細心。
阿霍在秘密基地裡放置一頂竹編神轎,細數了「分離式設計」的安裝緣由,
從一頂竹編的椅子開始,逐步加製轎頂與扶手,組合式的設計使得「收納」更為便利;
另一個空間是安放兩尊大仙尪仔,媽祖駕前怎麼可以缺少千里眼與順風耳兩位將軍的開路呢?
據說阿霍從最早的土法煉鋼開始,手工製模再慢慢嘗試製作北港風格的將軍像,
好像這也是當初他著迷媽祖信仰的原因之一,後來得北港老師父的指導而更順利完成製作。
談話間,他還分享了一段將軍頭的傳奇故事,神奇之處也讓人難忘。
趣味橫生的創意陣頭 從工作室(或稱首腦總部)看到許多創意陣頭的「雞絲(台)」,
開路鼓、頭旗、報馬仔、甚至進士牌都應有盡有,當然經過了媽祖會團隊的創意與討論,
成為一支別出心裁的組合。當阿霍要介紹開路鼓班長讓我認識時,
我是看著一隻打鼓哆啦A夢在發呆,身為吉祥物又兼任隊長,可謂責任重大。
雖然有別於其他地方陣頭,但阿霍的想法倒很值得提出,
他以為過去這些陣頭的發展本來就是依附著信仰,在農暇節慶之際用以娛人娛神的活動,
雖然因為歷久發展而有既定的潛在規則,卻不該忘記其本身的娛樂性質,
所以他希望透過這樣趣味詼諧的活動,能夠讓人心生喜悅,歡喜獲得正向能量。
或許這個社會過於無趣才會讓阿霍萌生這樣的想法。但在這樣的詼諧之中,
亦見阿霍對於信仰的虔敬以及不同常人的熱情。雖然口中謙稱單純只是「趣味、趣味」的推辭,
但在進士牌的設計上卻頗具巧思,有別於過去的「肅靜」、「迴避」,
阿霍想出有趣的點子並多方引用勸世性質的文辭,賦予進士牌不同的性格。
而這樣有趣的巧思也反應在香燈、香旗的製作,精緻手工的工藝作品上反應了主人的性格,
也陸續吸引同樣對信仰產生興趣的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北斗銀樓媽祖綜藝團首腦 阿霍 提供 前期神龕,現已遷至頂樓大殿。
北斗銀樓媽祖綜藝團首腦辦公處 北斗銀樓媽祖綜藝團鬥牛陣
北斗銀樓媽祖綜藝團勸善進士牌 資料來源:
&Bruno-向日阿霍& http://iambruno.pixnet.net/blog/post/85503612
銀樓媽祖的幸福出遊 當然,分靈的神明是需要回祖廟謁祖進香的,銀樓媽祖也不例外。
總戲稱「爐下弟子只有一人」的阿霍其實擁有很多因為信仰而結識的朋友,
一些在白沙屯媽祖、大甲媽祖、西螺太平媽進香所結識的好友們也因為信仰而前來協助。
進香期程訂在每年的初三主要是考量眾人放假的時間,也能透過進香的活動安排一次出遊,
聚集三五好友共同因信仰而聚會,也算是一趟年節行春。
而除了既定的謁祖進香行程,身兼首腦與信徒的阿霍也根據自己不同的行程,
帶著媽祖去旅行,沿途參訪各地的媽祖廟,順道拜訪朋友,一舉數得。
在台灣民間信仰一片繁榮的媽祖崇祀裡,這樣的經營形式是自由而繽紛的,
除了展現了少見的活潑氣息也串連了更多交流的投入與援助,這
或許就是信仰帶來的不同收穫吧?正如同,我們總是走在媽祖的進香隊伍中探望老朋友、
認識新朋友,在旅途裡以一種嘉年華會式的解放漫步,然後重回生活的正軌,
各自潛伏。信仰,給人力量,也使人串連。
2015-07-14 12:37 〔記者陳彥廷/屏東報導〕
本報日前獨家報導「北斗金益銀樓媽祖」協力車載媽祖遊香,
日前到達目的地墾丁遙拜南海湄洲媽祖後,昨天已北返,今天早上從枋寮起程,
預計今晚在東港東隆宮借宿。 北斗銀樓媽祖北返囉!
(記者陳彥廷翻攝) 北斗銀樓媽祖北返囉!
「我們都是媽祖的孩子!」帶領媽祖南下的成員阿霍說,
原本媽祖只是恭奉在自家銀樓內,但附近的朋友、鄰居都覺得媽祖非常靈驗,
想說媽祖在家中悶太久,趁這個暑假帶媽祖們墾丁「放暑假」!
北斗金益銀樓媽祖與一般媽祖出遊最大的不同就是以阿霍為主的成員們,
無論到哪都是用協力車和推車載送,靠腳力目前最遠就是到達墾丁,
阿霍表示,這趟南下,住宿地點都是擲筊經媽祖同意並向當地神明參拜,
而旅途中不僅遇到許多和他們一樣也非常熱愛媽祖文化在地人,
還到墾丁向南海湄洲媽祖遙拜,旅程收獲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