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以前曾經想過這個問題;在揉麵糰的過程中,加蛋與否究竟會有多大的差別?!
繼上次的燙熟麵黺耐放實驗之後,我又繼續做了加蛋的實驗;
這一次我先從[蒸]的饅頭做起,下回再實驗[烤]的麵包;
為了有所區別,未加蛋的是原色,加了蛋的我用櫻桃罐頭用剩的糖汁做成粉紅色;
上回做蛋糕時用的櫻桃罐頭剩下好多糖汁,留著無用,棄之可惜,剛好遇上這一次的機會,
好不好我不知道,就只是為了染色而已!
看照片有什麼不同嗎?其實我覺得差別真的很小!
先從外皮開始比較,感覺好像是加蛋的這邊比較光亮一些;
至於裡面,撕開後發現加蛋的發酵孔比較均勻,不過這應該跟揉麵的時間也有影響吧!
因為蛋的部分我是後來才加入的,理論上為了混合,一定會再多揉一段時間,
不過兩邊我都用了二次發酵喔!時間上都是一樣的;
近距離的比較看看,有看出它們的差別了嗎?
加蛋的麵糰表皮面和橫切面蒸過之後,橫切面感覺較亮,而未加蛋的似乎沒差;
至於口感,兩者之間的差異性真的很小,不過聞起來味道不同,多了一些蛋香,
這一部分我想用在麵包上的差別應該會更明顯!
在表皮上抹一些奶油進烤箱烤一下,好香好好吃ㄛ!
在此感謝小矮人的提醒,讓我又再次想起烤饅頭這個曾經風靡一時的點心!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