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西元1780年,是晴空萬里,忽然一聲霹靂,天降甘霖,

塘上湧出一石像,其形如神尊,載浮載沈,牧童擲石不中,

後一農夫撈起於坡傍,築一草寮供祀之。

三天 後,神靈降乩謂眾曰:石像即石觀音佛祖,以救苦救難,

普渡眾生降臨凡間,眾信士若有疑難雜症,有求必應,無不靈驗。

傍有一水窟湧出一道清泉,其水清澈如 鏡,飲之甘甜如飴,

是年正值瘟疫流行,佛祖降示,泉水飲之可治瘟疫,試之果靈驗,

於是泉水至及不逕而走傳遍台灣,

求飲者絡繹於途,治癒者不計其數。












在這充滿傳奇性的神蹟故事吸引下,

我們來到桃園觀音鄉的「甘泉寺」;

途中瓏瓏拉住我的手珠,

於是拿下來給她把玩,

形成這幅有意思的畫面~手佛珠,蓮花指~












走進甘泉寺,

眼神很快就會被大殿上的一些奇石給吸引過去,

是大自然的巧合?還是神蹟?

就端看你如何去看待啦!












天上聖母?









無極天令,字體好清晰喔!








這個日月令更是清楚浮現...











天地卦










臺灣清治時期,咸豐十年(1860年),

本地的傭工黃等成渡溪,見一石頭,

形貌酷似觀音大士,遂請回膜拜頂禮。

鄰人得知,亦至其家瞻仰,屢禱屢應,終有建廟之議。

由孝廉黃雲中鳩資建寺,稱「福龍山觀音寺」,

簡稱「福龍山寺」,人稱「石觀音寺」。 

光緒十二年(1886年),曾坤房、劉文進等紳士募集銀錢,

重修本廟。翌年本地發現泉水,神示曰有療效,

病人試之,果然康復,

於是信眾將本廟改稱為「甘泉寺」,以示紀念。



                                                                                       ~摘自維基百科~



西元1780年與1860年,各有一個淵源流傳,

故事大綱類似,不清楚哪一個年代才是正確的,

但可以肯定的是~石觀音與源源不斷湧出的泉水,

都是真實存在的,不只是傳說!












各式各樣,有觀音神像浮現的石頭(石觀音)











進到甘泉寺,我個人的感覺是很舒服的,

如果不是地點離我住的地方有點遠,

我很希望能常來拜拜呢!












清乾隆四十五年,甘泉寺右北方海岸一帶,

原來是一片高約數十公尺的白沙丘,即使狂風吹襲,

飛砂仍然不增不減,也吹不過河的西岸,

據說,每當風和日麗的清晨,

隱約中可以見一位騎白馬的神仙,在沙丘奔馳,

但現場卻不見足跡,當地也先後出了幾位文武秀才、

貢生、舉人,地理師指出,這裡是白馬龍穴。












甘泉寺,位於桃園縣觀音鄉甘泉街1 號,

是當地極富盛名的寺廟,主祀觀世音菩薩,

又稱觀音亭,觀音寺或石觀音甘泉寺;

人稱本地為石觀音庄,在日治時代簡稱為觀音庄,

二次大戰後改稱觀音鄉。











和Jacky觀察了一下,

甘泉寺附近還有老街,來甘泉寺,

除了瞻仰石觀音佛祖渾然天成無人工雕刻的神奇,

或至主廟旁邊的甘泉井,向觀世音菩薩執筊請賜甘泉水外,

還可以騎著小折在附近逛,

會發現很多意想不到的收穫與驚喜喔!












我們在想~找個假期,

沿著海岸線來個寺廟之旅,

好像也很不錯ㄝ!

能去的廟宇實在太多了!

整條路線 ,還有許多好玩,好吃的,

還可以探索當地人文風情,

呵呵...光想就好令人期待喔!













從廟的側門走出去,就可以看到甘泉井的牌樓,

進去順著小路走約10公尺,

看到觀世音菩薩神像,後面就是甘泉井啦!












這口井水源源不絕,傳說可以治百病,

提神醒腦...我和Jacky各汲了一杯水喝,

水質清澈,入口甘甜,泡茶一定很讚;

有好多人專程來這邊取水回家呢!












找個時間,甘泉寺我一定要再來一趟,

順便騎著少爺送我的小折,載著瓏瓏,

到附近的老街逛逛,

並且去尋找當地的美景,美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