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介紹寺廟沿革之前,
先說說我們和五年千歲之間奇妙的緣份吧!
記得第一次去鎮安宮是在民國102年中,
那時的我們,久仰鎮安宮五年千歲的威名很久了,
只是還未曾去敬拜過;
某天因為要去北港拜拜時突然想起,
臨時起意先繞過去,還沒到廟埕,
就先被五年千歲公園裡的大龍頭給吸引過去了,
當時心裡想:等一下再進去拜拜好了,這公園好漂亮,先逛逛吧...
誰知車子才剛停妥,下車都還沒走到公園入口,
天空突然黑雲密佈,下起傾盆大雨來,
把我們通通給趕回車子裡躲雨,
Jacky看看窗外跟我說:我們先進廟拜拜吧!
車子開進廟埕,才剛停好準備下車,
大雨竟然停了,讓原本要先下車幫我們拿傘的Jacky愣了一下;
等我們進去廟裡沒多久,雨又開始慢慢滴下來,
一直到拜好了,都還沒有停,
那天廟裡香客只有我們,在廟裡待了一段蠻長的時間,
我們等到雨停才離開,因為下雨潮溼,
加上還要去北港,五年千歲公園就沒進去了,
臨走時還跟五年千歲說:下次有經過會再來跟五年千歲請安;
今年春末,因為拜訪媽祖廟的關係,
我們在雲林縣東勢,褒忠,土庫,元長附近遊走,
經過鎮安宮附近時,我問Jacky:要去跟五年千歲拜拜請安嗎?
Jacky說:改天吧!今天行程有點多...
那天早上,我的鼻子有點過敏,
在拜訪媽祖廟的路程中不停鼻塞流鼻涕,
當Jacky說改天時,我竟開始不停打噴嚏,
當時我還跟Jacky說:車子冷氣出風網該清一清了;
然後,我們繼續按照排好的路線從褒忠往土庫前進,
卻不知怎的,遶呀遶的,從褒忠到土庫,
不過就是很短的距離,
車子開到土庫後不知怎麼走的又繞回東勢,褒忠,
當馬鳴山鎮安宮的指示牌又出現在眼前時,
我們都傻眼了,和Jacky兩個人互看了一下,
同時心有靈犀般的笑了出來,
(我還邊笑邊擦鼻涕)
將車子轉個頭,我們再次來到鎮安宮,
跟五年千歲請安了!
進到鎮安宮,我們很虔誠的下跪敬拜,
跟五年千歲「報到」,說「拍謝」;
自己說過的承諾,怎可輕易忘記呢?!
難怪會被不斷「提醒」!!
拜拜好之後,我又興沖沖的跑去五年千歲公園,
逛了一段路,Jacky突然問我:你鼻塞好了吼?!
我才猛然想起:對吼!你不說我沒發覺!
從進到廟裡不久後就通了,鼻涕也不流了!
當天因為行程真的有點趕,五年千歲公園還是沒走完,
不過臨走前我特別又回廟裡跟五年千歲道謝,
謝謝祂給與我們的諸多感應,並治好多我的鼻塞.
從那次離開鎮安宮之後,我就一直有一個想法~
將鎮安宮和五年千歲公園放在部落格中介紹,
並和朋友們分享我的奇妙體驗~
但因為Jacky要工作的關係,
我們放假幾乎都在拜訪媽祖廟,抽不出時間來,
一直到...最近,做夢了,想起來,
於是決定~乾脆專程跑一趟吧!
這一次,不趕時間,終於將五年千歲公園全部走完了!
馬鳴山鎮安宮的建立,溯自康熙元年〈西元1662年),
由馬鳴山居民奉祀之古神「老朱王爺」有一天鑾示曰:
「本庄西北方草港有天神駕臨應即前往迎接鑾駕回來供奉」。
村民雖在信疑之下,乃遂派人前往草港觀望,
果見浮海隨波而來王船一艘,停靠港灣,船上橫披紅綾一幅,
上書:「代天巡狩五年千歲」字樣,船中有三尊神像,
香爐一只,立炷靈香三支,及靈籤、藥籤各一冊,
還有紅綾一卷,上書五年千歲,十二年值年尊姓暨聖誕,
斯時馬龍山村民遂即邀同附近之昌南、新厝、芋頭、
呂厝、同安、林茱寮等七庄居民共同前往草港,
迎歸馬龍山擇地建立草壇奉祀,當時神曾鑾示曰:
「吾神兄弟奉玉旨代天巡狩,主宰各年行使神事,
查察四方,賞善罰惡,除暴安良。」
鎮安宮供奉的王爺相當特殊,稱為『五年王爺』,
實際上祟奉有十二位王爺,
但因為逢五年才舉行一次大的祭典,故稱「五年千歲」。
這十二位千歲依值年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歲次順序,
分別為:張千歲、徐千歲、侯千歲、耿千歲、吳千歲、何千歲、
薛千歲、封千歲、趙千歲、譚千歲、盧千歲及羅千歲,
因為誕辰各不同如要一一祭祀,諸多不便,且有浪費之嫌,
而一般信徒亦未能記憶,有鑒於此,統一祭祀,
擇定農曆十月二十九日為鎮安宮五年千歲之綜合聖誕。
馬鳴山之原名稱為馬龍山,
在三百餘年前明代天啟六年(西元1625年),
由陳姓始祖「帝老」率領鄉族數戶從大陸福建的泉州府渡海來台,
擇居在此結成村落。當時的馬龍山為一平原地區,
樹木蓊蔚,居民以務農為生,民風淳樸,生活也日漸改善,
因此居民增至一百多戶。
原馬龍山古代住戶疏散,分為頂下馬龍山、菜園后等,合稱馬龍山,
是因為菜園后北方有馬鞍崙,下馬龍山有翻龍崙,其間沙坵起伏連接,
當時的堪輿家美其名曰「馬龍相會」所以就稱為馬龍山。
在日治時代統一劃定行政區時,誤聽為馬鳴山,
民國三十四年二次大戰結束後,
村民原本有意建請政府正名為「馬龍山」,後考究了「馬鳴」二字,
竟與古代佛教發源第六世祖「馬鳴菩薩」同名,
認為意義深遠神秘,所以沿用至今。
清康熙元年(西元1662年),那時用草葺搭建草壇,
繼而改建木造廟宇,並經數次翻修,至光緒十三年,
因木造廟宇破損,當地長老陳國、陳園發起重建,
完成磚造廟宇,民國二十六年,廟宇又蛀蝕,
元長鄉信徒李于音及管理人蘇看兩人,
專責募款修建廟宇及兩側禪房。
民國三十五年,陳勳鑒及廟宇陳舊狹窄,
不能容納逐年增加的香客及住宿,與媽埔陳通諮商後,
邀留希、蘇看四人共同為廟宇修建發起人,
籌組信徒大會及興建委員會,
於民國三十六年農曆正月四日召開信徒大會,
推陳通為主席,決議廟宇全部重新興建,
善男信女踴躍捐獻,民國四十年五月舊殿全部拆除,
同時平土奠基,六月二十三日辰時正殿上梁,
十月二十九日五年千歲入火安座,
至四十一年正月四日後殿上樑,季春即告竣工。
後殿於民國七十三年改建鋼筋水泥三層富麗堂皇宮殿,
分別供奉觀音菩薩、三官大帝、玉皇大帝。
鎮安宮現正朝休憩、觀光、遊樂發展,
已花費新台幣貳億元興建
「五年千歲公園」可供香客佇留欣賞,舒暢身心。
鎮安宮早期廟宇前方有座蜿蜒起伏的天然沙坵,
以及大小不一的池塘數個,
在缺乏人員管理的情況之下,環境日趨雜亂,
鎮安宮趁著民國六十年間,政府積極執行環境美化運動的背景下,
提出將此沙坵與池塘加以整裡,改建為「中正公園」。
公園佔地一公頃餘,於民國六十三年正式啟用。
園內設施經過細心規劃,
有與馬鳴山地靈人傑意義相符的「龍馬負圖」,
周圍裝置配景如「慈恩園」
「放生蓮池」池中雕塑觀音大士、善才、良女,
附設蓮花噴水造景,旁邊還有「莫愁亭」、「臥龍亭」、
「怡心亭」、「龍山瀑布」、「龍湖」、「五亭橋」、
「長春樓」、「七星橋」、「龍珠亭」等亭樓、
與兒童遊樂園及活動中心等多項景觀設施,
每樣都是延聘巧匠名師打造的精巧大作。
中正公園啟用滿二十年之後,
鎮安宮著手規劃更加雄偉壯觀的「五年千歲公園」。
於民國八十五年十二月竣工開放,內以奇岩異石為主體架構,
有高山石林的庭園景觀、碩大壯觀的九龍巨船、
美麗的景觀鵲橋、隨處可見的大小瀑布、
曲折起伏的蜿蜒石洞地道;
除此之外,還有諸多神像石雕,如三十六天罡、
七十二地煞、六十太歲星君、十八羅漢懸崖等等,
琳瑯滿目的特色景觀,乃為全台首座,
也是面積最大的寺廟主題公園。
101年農曆五月一日起已全面開放免費入園參觀。
全部資料轉載自馬鳴山鎮安宮官網
佔地兩公頃的五年千歲公園,
現在,就讓瓏瓏帶著我們,一起散步漫遊吧!
(瞧她走路的姿勢...我忍不住笑出來了)
瓏瓏帶著我們,隨著數字1.2.3.4.5.......
在公園裡自在穿梭著,像在探險一般,
轉個灣,隨處都有驚喜,更像是在尋寶,
真是新奇有趣!
公園的小路雖然蜿蜒曲折,時高時低,
但走起來一點都不累喔!
瓏瓏說她現在是主持人,要一一為我們介紹各個景點,
且讓我們繼續走下去吧!
注意到了嗎?有些照片號碼是重複的,
瓏瓏身上穿的衣服也不一樣,
因為有幾張是第二次來的,
也穿插進去了!
從上面這張照片可以看出,
在第二次與第三次來的這段時間裡,
公園有重新整理與粉刷過囉!
善才良女身上的顏色變得更鮮艷新穎了!
從假山上眺望的鎮安宮廟景
第一次,就是被這隻龍船給吸引進來的,
卻一直到今年春末,才得以一睹,
真的好漂亮,好壯觀喔!
這隻鵝,完全不怕人,還會主動靠近,
我們逛,牠也一直跟著,叫著,像在跟我們問候一般,
瓏瓏蹲下來,跟鵝說:你好阿!
鵝的表情,彷彿真有在聆聽的樣子,
鵝與人,似在互動般的畫面,很溫馨!
從標號1到標號73,整整一個多鐘頭的路程,
瓏瓏全程自己走完,途中都沒耍賴要人抱喔!
每當她有點累了,我就跟她說:
瓏瓏主持人,接下來要找幾號呢?
瓏瓏主持人,麻煩你了!
然後,你就會聽到瓏瓏充滿朝氣,響亮的聲音回答:
交給我吧!讓瓏瓏來幫你!~或~好!沒問題!
買不到半個月的鞋,快報銷了!!
最近,瓏瓏換鞋的速度,愈來愈快...
真的!實在是太好動啦!
休息一下再出發!
五年千歲公園介紹到此;
(龍船裡的照片,因為裡面有神尊,光線不夠,
不能使用閃光燈,全部都拍糊了,沒放上來)
謝謝今天表現最好的~也是最盡責的~
瓏瓏主持人
地址:雲林縣褒忠鄉馬鳴村鎮安路31號
TEL / 05-6973150 ‧ 05-6972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