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日,颱風即將登陸的一天,我做了一個很特別的夢,
原本有計畫要帶少爺去室內游泳池游泳的,因為颱風的關係,游泳池沒開;
想起夢裡的情境,我打了通電話給JACKY,告訴他,我想去南投地母廟拜拜;
問他有沒有興趣一起去?其實我很猶豫,颱風將至,這時候往南投跑好像有點恐怖!
找他,有一起壯膽的企圖,沒想到JACKY更樂觀,他說:
[既然讓你做這個夢,要你去一趟,想必是有原因的!颱風應該還沒那麼快登陸,去看看祈福也好!]
出發前,少爺提起我們幾天前在討論的[紙教堂],9月21日剛竣工完成;
既然順路,不去看看可惜!路徑更改,一夥人先往桃米村前進了!
出乎意料,原本有風有雨的天氣,突然看到陽光出現,少爺和我瞬間都笑開了!
就這麼伴著陽光兼細雨的怪異天象,我們一路順利抵達桃米村,
紙教堂由於剛蓋好,還沒有設立指標,我們向當地警察局詢問後,很快就找到了!
- 2008-09-21
- 中國時報
- 【廖肇祥/南投報導】
日本阪神大地震後當地鷹取社區紙教堂跨洋來台,昨日在九二一地震震央埔里鎮桃米生態社區再次矗立,未來將繼續扮演社區重建、產業交流的中心角色;幕後推手新故鄉文教基金會指出,紙教堂曾是日本當時重要的救援基地,九二一周年前夕在台灣矗立,有跨越宗教、族群的象徵意義。
來自全台約五百名的天主教、基督教友,擠爆了紙教堂,戶外廣場充滿了歡樂氣氛,原住民歌手連番上台,慶祝象徵重生、族群平等、生態環保意涵的紙教堂(Paper Dome原意紙巨蛋)落成,由天主教會台北總教區洪山川主教領禱,他說:「在日本阪神及台灣九二一地震中,我們經歷了大自然威力,承認人的微小和脆弱,在這裡,我們看到鷹取教會及埔里桃米新故鄉在愛與互助中,成為一家人」。
阪神移到台灣 交流重建經驗
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廖嘉展表示,紙教堂是日本阪神地震重建歷程當中非常鮮明的象徵,日本願意將紙教堂遷至台灣,代表兩國團隊間有堅強的互信基礎,也是台灣社會力的凝聚與展現。
廖嘉展回想向日本阪神大地震重建團隊建議將紙教堂遷至台灣的過程,形容自己有如「向天主借膽」,紙教堂及新故鄉見學園區需兩千三百萬建設經費,紙教堂動工之前,根本不知道錢在哪裡。
回到二○○五年一月,台灣九二一地震社區重建團隊一行人參加阪神地震十周年系列活動,被紙教堂呈現的氛圍所感動,在談話中得知紙教堂不符現狀使用,將移築到別處,與會的廖嘉展致詞時,突然迸出:「能不能將Paper Dome移築到台灣,做為台灣與日本地震社區重建經驗的交流平台?」一句話開啟了台灣九二一的夢想新世界。
兩地想法不謀而合 上天旨意
而在廖嘉展致詞的同時,協助首席建築師阪茂將紙教堂蓋起來的建築師森崎輝行,趕來參加晚宴的途中想著:「何不將紙教堂送給台灣,作為兩地交流的媒介?」兩人會面後,討論前幾分鐘的想法,都認為「這樣的巧合,莫非是上天的旨意?」
日本神戶市鷹取社區中心的神田裕神父昨天也來到埔里,雖然語言不通,但他專心的聆聽,並以攝影機記錄這溫馨的一刻。
初到紙教堂,發現已經有好幾台車比我們先抵達了!
這裡的工作人員很親切,陪同一一將這裡的景物典故介紹的很清楚,
教堂旁還有生態園區,露天咖啡廳(未開始營業),紙藝精品店,
我們發現原本的擔心根本是多餘的,教堂的外圍有一個保護罩(百葉門),
工作人員笑著說:不怕不怕!再大的颱風都不用怕!
少爺好奇問:媽咪,這個教堂為什麼沒有耶穌和十字架?
我要他抬頭看清楚,答案應該就在畫中囉!
天氣時陰時晴的,拍起來的照片明暗不定,煞是有趣!
這裡共有58根紙柱排列支撐,其中有6根在運送的途中毀損,在台灣又另做了6 支補上,
看的出來明顯的分別,因為,日本運過來的紙柱,已經有歲月的痕跡了!
不要小看這些紙椅喔!它可以一次坐上4~5個壯漢都沒問題!
這是教堂的[存錢桶],供信徒奉獻用的,少爺很可愛,也把自己的零用錢奉獻一些在此了!
SEA在教堂後面看到這個,不知道是做什麼用的?有人知道嗎?
這裡是辦活動或表演的地方,也有紙筒做成的花器擺放著做裝飾~
[吧台]~這裡將會規劃成露天咖啡廳,目前還未營業!
在廁所門前,我們發現很有趣的紙黏土創作,工作人員說這是他們自己做的,全世界獨一無二的非賣品!
是用來分辨男廁女廁還有殘障廁所的指示牌,很可愛喔!
紙教堂的地下室
這個坐墊是紙做的,厲害吧!不是裝飾品!而且是實用品可以洗喔!
紙餐墊
可以當收納箱也可以當椅子的紙桶
紙杯墊
紙做的首飾盒
這些用布縫的小沙包,讓SEA想起小時後的回憶!不過那些童謠如今全忘光了!
小包包(可以洗喔),是SEA最喜歡的顏色!
這裡的紙藝品琳瑯滿目,應有盡有,工很細,很美觀實用,價格也不貴,
頭一次看到這麼多紙器皿,真是開了眼界!
逛了半天,已經是下午1點多了!我們帶著愉悅的心情,接續下一個主要行程~[地母廟]
~~~~~~~~~~~~後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