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吃飽,我們繼續騎車逛,
逛到「通樑古榕」才下車走走休息,
保安宮前的通樑古榕,樹齡已超過300年,
由於受到東北季風風勢影響,使樹枝長到一定高度便呈橫向生長,
而氣根自然下垂及地後,又長成新幹,
因此古榕枝葉繁盛茂密,向四方擴展,
綠蔭涵蓋660多平方公尺,氣根多達90餘條,
形成了一個天然的遮陽棚,儼然成為一處華蓋榕園,
澎湖居民敬仰為「神木」。為了保護枝幹,
居民將每根枝幹皆用板子包圍起來,
中間以架子、支柱來支撐巨樹。
關於通樑古榕的由來有兩種說法,其一為清朝康熙年間有商船航經澎湖,
在通樑吼門水道遇難沈沒,一株小榕樹漂流至海岸,
被當地區民拾起而種植在保安宮前。
另一說法則為300多年前由一艘貿易船運來的盆景栽種而成,
並無歷經海難的過程。
通梁古榕有兩大神奇的地方:
其一是在澎湖惡劣土壤氣候條件下可以繁茂長成巨林,
其二是目前共有97條氣根插入木板為成的土中繼續紮下土裡,
97這個數字剛好和澎湖的村里總數目吻合。
我們去對面的自由冰品買仙人掌冰,
各自端著冰坐在古榕下吃,一邊數著氣根研究,
一邊吹著涼風,數著吹著,竟覺得昏昏欲睡...
結果,當然沒數完,就趕緊去洗臉啦!
呵呵,還有那麼多美景等著我們去探索,
怎能睡著呢?!
離開通樑古榕不久,跨海大橋隨即出現在眼前了
兄妹倆的表情真High,拍起來,留作紀念!
繼續轉戰西嶼...
騎過跨海大橋,我們在漁翁島雕像下梢坐休息,
專心拍照的大少爺,和好動的瓏瓏,
留下這麼一幅有趣的畫面...
接著,我們逛到「大義宮」,
大義宮主要祀奉關公,關於大義宮有許多有趣的傳說:
諸如中法戰爭時關公顯靈擋下法軍的砲彈,
使得竹灣村得以平安度過這場戰爭,因而另有「砲彈關公」之稱;
(關於擋砲彈的神明,據長輩們流傳下來有觀世音菩薩,天上聖母,
據說淡水的清水祖師爺也有這樣的傳說),
另外大義宮門口有赤兔馬的雕像(如上圖),據說原本沒有馬僮,
馬兒晚上就會亂跑作怪,於是村民才補上馬僮的雕像嚴加看管。
這傳說太有趣了!
大義宮廟內地下室有一曲折的洞穴,
以咾咕石砌牆並裝飾各類蓮花造型的照明燈飾,
裡面鑿有多處水槽餵養7-9隻的海龜,包括保育類的綠蠵龜。
其中一池為許願池,許多遊客會於池中投擲錢幣許願,
超長的鯨魚骨和活古化石鱟,也在大義宮看得到
因為瓏瓏愛看水中生物的關係,
我們在大義宮待了不少時間,出來時已經下午三點多了,
趕快向鯨魚洞前進
澎湖特產之一~玄武岩,
和休耕的蜂巢田...
抵達小門嶼時,瓏瓏已經睡著了,
這孩子配合度相當高,跟著玩跟著吃,
累了就在機車上睡,到達定點又起來繼續玩,
很少鬧情緒哭鬧,真的很貼心!
這次我們都捨不得叫醒她,小少爺自願抱著瓏瓏,
當她的行動專屬搖床,一路往鯨魚洞搖進,
不過大概是海邊風太大了,還沒到達鯨魚洞,
瓏瓏就醒過來了!
小門這個地名的遊來是因為小門村東邊有一小道,
剛好夾臥於兩旁的高山之間,以前小門村的人出入村子都得經過這條小徑,
遠看像個門,因此就叫這個地方為小門。
小門嶼以前是和西嶼連結在一塊,因海水長期侵蝕,
將一段窄短的陸塊吞蝕,所以小門便和西嶼切割開,
後來才需要搭小門橋將小門和西嶼再度銜接。
所以要到小門村得經過永安橋、中正橋、澎湖跨海大橋、
以及最後一座小門橋。
關於鯨魚洞的由來眾說紛紜,
比較普遍的說法是有條小鯨魚擱淺在小門岸邊,
母鯨極力搶救卻無力回天,母鯨因悲傷過度而撞山壁自盡,
於是撞擊出了這樣一個類似 鯨魚身體形貌的鯨魚洞。
但是實際上,所謂的鯨魚洞在地質學上來說是海蝕作用所鑿出的一個海蝕門,
包括平行侵蝕與垂直侵蝕的結果,鯨魚洞旁邊有一根海蝕柱,
原本也是海蝕門,後因上頭的門頂陷落而變成海蝕柱。
回程時,終於在「小萍的店」吃到昨晚沒吃到的涼拌河豚皮,
QQ脆脆的,口感不錯,因為還不到晚餐時間,
我們也都還不餓,就單點兩樣品嚐,志不在吃飽,
另一樣是水煮小捲,小少爺說~現撈的真的有比較甘甜,
老闆娘還請吃一盤小菜~小魚乾,
原本還想點海膽炒蛋,但因是冷凍的作罷,
老闆娘說,海膽要等6月才能開始打撈,
所以~期待下次囉!
離開小門嶼時已經傍晚了,西嶼還有好多地方沒看完呢!
眼看天色將暗,我們只好放棄,
回程時我們繞到湖西去找媽祖婆,
拜拜後才回飯店休息吃晚餐
從西嶼到湖西到回飯店,瓏瓏從頭睡回來,
坐在後座的我一路抱著她,都快變鐵手了!
回到房間,這孩子突然又恢復精力充沛,
在床上「滾尬」玩的好開心,搞得我們...
明天將計畫南行到風櫃走走,
還有買一些特別的東西...